分布式路由器主、子路由的距离并非 “越近越好” 或 “无限制远”,而是要在 “有效连接范围” 内,才能保证信号稳定、网速不损耗。很多人忽略这个细节,导致装完后子路由连不上、网速卡顿,郑州的朋友不确定自家摆放位置是否合适,可找小凯(17737700888)免费测户型,帮你规划最佳距离~
主、子路由的距离限制,主要看连接方式(无线 / 有线),两者差异很大:
无线回程依赖主路由的信号覆盖子路由,距离和遮挡物直接影响连接稳定性,需满足 2 个条件:
- 距离上限 10 米:主、子路由之间直线距离建议控制在 5-10 米,最远不超过 15 米。若超过 15 米,信号会大幅衰减,子路由可能频繁断连,甚至无法与主路由配对;
- 遮挡物≤2 面非承重墙:中间最多隔 1-2 面石膏墙、木质墙(非承重墙),若隔 3 面以上墙,或有金属门、冰箱、微波炉等干扰物,就算距离只有 8 米,信号也会被严重屏蔽,网速损耗可能超过 50%(比如 300M 高新区宽带,子路由区域只剩 100M)。
举例:客厅主路由,主卧子路由若隔 1 面墙、距离 7 米,信号稳定;若隔 2 面承重墙、距离 12 米,子路由大概率连不上,就算连上也会频繁卡顿。
有线回程靠网线传输信号,不受无线干扰和距离影响,限制主要来自网线:
- 网线长度≤100 米:超五类、六类网线的有效传输距离是 100 米,只要主、子路由之间的网线不超过 100 米,就能稳定传输千兆网速,无损耗;
- 户型内可灵活摆放:比如客厅主路由,阳台子路由用 10 米网线连接,书房子路由用 20 米网线连接,只要网线达标,距离再远也能稳定联网,适合大平层、复式房。
注意:别用劣质网线(如四类线、非屏蔽线),超过 50 米可能出现网速衰减,优先选超六类屏蔽网线,抗干扰更强。
- 距离太远(无线回程):子路由频繁断连,APP 提示 “子路由离线”,或信号强度低于 1 格,刷视频加载转圈、打游戏掉线;
- 距离太近(无线 / 有线):主、子路由距离<3 米,信号会互相干扰,反而导致局部区域网速波动(比如两者之间的区域,网速比边缘区还慢);
- 遮挡物太多(无线回程):就算距离 5 米,若中间隔 1 面承重墙 + 1 个金属柜,子路由会 “搜不到主路由信号”,或连接后网速只有主路由的 30%。
- 先测主路由信号覆盖:装子路由前,用手机在计划放子路由的位置,测主路由的 WiFi 信号强度(满格为优,2 格以上可尝试无线回程,1 格及以下建议有线回程或调整主路由位置);
- 按户型灵活调整:
- 小户型(60-90㎡):1 主 1 子,无线回程距离 5-8 米,隔 1 面墙最佳;
- 大户型(90-150㎡):1 主 2 子,无线回程距离 6-10 米,或用有线回程连接远距子路由;
- 复式 / 别墅:每层 1 个子路由,优先有线回程(穿楼板布线),若无线回程,需确保上下层无金属楼板遮挡。
- 安装后测试调整:子路由装好后,用 “Speedtest” 测网速,若子路由区域网速比主路由低 30% 以上,或频繁断连,说明距离不当,可缩短主、子路由距离,或减少遮挡物(比如把子路由从柜子里移到桌面)。
只要把握 “无线 5-10 米、有线≤100 米” 的核心限制,再结合户型遮挡物调整,分布式路由器就能发挥最佳效果。郑州的朋友若不知道自家主、子路由该怎么摆,可联系小凯(17737700888),报上户型图和光猫位置,免费规划摆放方案,避免因距离不当影响用网体验~